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

達文西說:「真懂的人不須要大聲叫」
溝通 (COMMUNICATIONS)
   

依據維基百科的定義,所謂溝通就是「人與人之間、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,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」。溝通就是要讓大家互相理解,爭取支持。求婚就是一種典型的溝通,求婚的一方首先要考慮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在對的時機、對的地方(花前月下、海誓山盟)營造對的氣氛,才能獲得佳人嬌羞的點頭。溝通是人生必備的潤滑劑,善於溝通者必是組織中的靈魂人物;溝通順暢的組織才會是有效的組織。溝通是全方位的,上下、前後、左右都要兼顧,除了把你的信息傳遞出去,還要處理對手的反饋,逐漸消除彼此間看法的歧異,終極目標是對某一事件達成一致的想法,不分階級上下,部門親疏,讓所有相關的人都能水乳交融,一起努力促成好事的發生。簡單的說:消彌反對意見就是溝通,不只要消彌別人對你的反對,也要反觀自我,消除自己莫名執著的頑固反動。我執、自慢往往是溝通最大的障礙,想要別人同意你,請先想想別人為什麼要反對你。聖嚴法師說:「道理是拿來要求自己,不是用來苛求他人」的,即使你是對的,也請你用柔軟的身段堅持下去,爭取最終支持。只要跨過反對你的二十個人,你就會找到第二十一個瞭解你、支持你的人。溝通技巧是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,股神巴菲特說:「如果你不能夠與他人溝通,把觀念傳遞給他人,那麼你將放棄你的潛能。」一個放棄溝通的人,單打獨鬥、到處碰壁,他又如何能成功?!
宇宙中溝通的方式是無限的,神佛的溝通方式是所謂的「神通」(即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),祂們能在瞬間收集巨量的資訊,用心電感應方式去理解彼此的想法,祂們的溝通是超時空的。我們都是凡人,都是3 + 1度時空中的平凡生物,要修到神通的可能性不高。凡人有凡人的溝通方式,其工具無非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言之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也就是「觀察、聆聽、氣味、語言、肢體、心意」等,就讓我們慢慢的說明吧。
眼睛是靈魂之窗,也是溝通的重要工具。有默契的人,一個眼色就可以完成溝通;楊貴妃「回眸一笑百媚生」,這對會說話的眼睛,其價值可是傾國傾城;而戀人間的「含情脈脈」深情對望,更是「此時無聲勝有聲」。孟子說:「觀其眸子,人焉廋哉?」(離婁篇)眼睛可以把你的忠誠、深情傳達給對方,同樣的,它們也可以把你的虛偽、狡詐洩露給對方。「誠於中則形於外」,正直大器的人,眼睛是他們最佳的溝通工具。禪宗六祖惠能把眼睛分為五種: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和佛眼。凡夫只有肉眼,以行善為樂的人可得天眼,體悟有相皆幻無我無執的人得了慧眼,超越虛空積極救世的人可得法眼,積極精進、止於至善的終獲佛眼。肉眼只能接收外界給你的訊息,天眼以上則會讓你分辨訊息的意義,不為表象所迷。觀察作為溝通的工具,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取得溝通對象的狀況及心態,從而決定溝通的方向。記得小時候長輩們常對我們說:「小孩要懂得看大人的目色」,察言觀色可以讓你趨吉避凶,少挨打駡、多得獎賞。我們以前也說過,智慧可以分為書本智慧(book smart)及街頭智慧(street smart),前者靠的是讀書和記憶,而後者必須經由實地觀察與詮釋。古希臘大哲亞里斯多德說:「對世間萬物,重要的不是看,而是怎麼看。」善於觀察的人能見人之所未見,見外相而知內涵,見微而知著,迅速掌握溝通對象的特質,採行「一針見血」的溝通方式。尤其,在現今網路時代,要在巨大的網路森林中「吸引消費者的眼球」更是與消費者溝通的必要條件,所以事先縝密觀察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是不可省略的。例如韓國江南大叔「賽」的第二支單曲MV──Gentlemen在推出前,每個畫面都已在眾多消費者面前試播過,哪一秒的旋律會被什麼人喜歡?哪一段舞步會被什麼人欣賞?都已經觀察得淋灕盡致,完全掌握消費者的喜好,在行動前充分完成與消費者的溝通。
上帝造人的時侯,給了人一對眼睛、一對耳朵,但只給了人一張嘴巴,其意義就在要人們多看、多聽、少說話。「傾聽」是一種沈默的藝術,「傾聽」是另一種說話的技巧,「傾聽」是一個對溝通者極為重要,但常被忽視的方法。達文西說:「真懂的人不須要大聲叫」,古人也說:「抱琴何須鼓,天地自知音」,最棒的溝通者就是在默默傾聽中化解對手的防衛,在寂靜中完成溝通。聖嚴法師說:「有智慧作分寸的人,一定不會跟人家喋喋不休」,越有實力的人會越謙虛,越不喜歡口若懸河。善於傾聽才是智者的特質,才是最有價值的人。以下有個小故事:
有個外國使臣到中國來,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,並向皇帝提出一道問題:"這三個金人中,哪個最有價值?"
皇帝請來了國內最優秀的工匠,看做工、稱重量,試了許多方法,却怎麼都鑒別不出來。皇帝十分苦惱,泱泱大國,若連這小問題都答不上來,實在有失顏面。
此時,一位年邁的大臣說他有方法,皇帝便叫他快講,只見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三根稻草,分別從金人的耳中插入──
第一個金人的稻草,從左耳進,右耳出來;
第二個金人的稻草,從嘴巴直接出來了;
第三個金人的稻草,入耳後掉進肚中,沒有絲毫響動。
於是,老臣朗聲說道:"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!"使臣默然,點頭稱是。
是的,沈默地傾聽永遠是溝通的良方。我們每個人都有與人溝通的經驗,溝通是不容易的,常會發生衝突緊張的場面。處在這種壓力下的你,千萬記得把自己拉出來,管好自己的情緒,切勿爭辯,因為即使辯贏也是輸:切勿找藉口,有錯就直接認錯,低姿態通常是溝通的助力。懂得適時閉嘴、只聽不說,鼓勵對方多談談他自己的事,讓對方儘情發揮的人,才能化解緊繃的情境,才能聽到對方的心聲,才能為溝通找到光明的途徑。據某項對業務員行為的研究,一般業務員和超級業務員的差異,即在說與聽的時間比例。普通的業務員會花九成的時間對客戶介紹產品的內容,而超級業務員却會用最精簡的時間介紹自身的產品,然後就閉嘴讓客戶發揮他對產品的感覺與意見。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就說:「智者會說服人們去做某些事情,而且讓他們覺得是在實現自己的想法。」用心傾聽來讓對手自行決定交易的完成,不是很棒嗎?
傾聽對領導者尤其重要,一個團體的興衰繫乎上下是否同心,溝通是否無礙;最壞的情況是下情無法上達,而上命無法貫徹。有用的好話不見得出自高層,許多有助團體成長的關鍵建議往往來自基層。成功的領導者一定也是個卓越的傾聽者,例如曾經成功使IBM公司轉虧為盈的執行長葛斯納初到IBM時什麼都不做,就只是傾聽──傾聽顧客的聲音、傾聽員工的聲音。又如韓國三星董事長李健熙以「傾聽十句話,只說一句話」來做為其領導的準則。再如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最喜歡提出一個點子後,就把嘴巴閉上,靜靜聆聽經理人對此問題儘情發揮,他常對底下的經理人說:「我請你來,是為了聽你說話,而不是告訴你該怎麼做。」輝瑞大藥廠的董事長傑夫.金德勒更是傾聽的最忠實執行者,他每天必在左邊口袋裏放十枚硬幣,然後找十名員工交談,確認充分傾聽且了解員工的訴求後,再把硬幣移往右邊口袋,天天如此,因為他認為「與員工溝通是身為CEO最重要的工作」,多聽員工的意見,公司的發展大計往往就在領導者的腦海中成型
聽話確實是一門深奧的大學問,那麼,要怎樣傾聽呢?莊子一書曾說,有一次顏回問孔子:「何謂心齋?」孔子說:「要專注,不要用耳朶聽,要用心去聽。更進一步說,不要用心去聽,要用氣去聽。耳朶只能聽見聲音,心只能聽懂聲音代表的意思。至於氣,那是虛靜而能包容萬物的,道只有在虛靜的狀態下才能顯現。這個虛靜的狀態,就是心齋。」你用真心、道心去聽,自然會在一堆渣滓中摘取菩薩金句;反之,你用妄念心、煩惱心去聽,就算在一堆至理名言中,你也只會招來無名苦惱。這樣說似乎是太玄了,簡單的講,就是要「不預設任何前提,用心去聽」。所謂「一法入心,受用無窮;聽而不聞,千言無益」,聽的藝術,就是要學習去判斷:
(1)該聽誰的。俗話說:「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」,在同一件事上,往往各人各吹一把號,這就是溝通上最難處理的問題之一。如何在眾說紛紜中釐清哪些才是該聽的,並且消彌其他的雜音,才能夠集眾人之智而不迷失。或者,外頭的聲音都不是切中時弊的聲音,那麼,也何妨回頭傾聽你自己內心的聲音
(2)該聽什麼聽人說話,不僅要聽他說了什麼,還要聽他沒有說的是什麼。很多人或者不敢說,或者不願說,或者故意說一點點,善於聆聽者總能從蛛絲馬跡中捕捉到其語言的全貌,了解對方真正想說的是什麼。了解真意才能順利溝通,千萬別只聽一半或一知半解,尤其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別人的話語上,一廂情願只會妨礙溝通。有該聽什麼,當然也就有不該聽什麼。會讓你生氣的不見得不該聽,但會讓你產生負向能量的就不該聽。例如男子高爾夫球世界球王老虎伍茲在成名前常聽到這樣的閒話:「黑人選手不可能成為高爾夫球運動的冠軍」,你認為他聽了嗎?而,相反的,美國NBA籃球明星LeBron James却說:「我喜歡批評,它使你強壯(I Like criticism. It makes you strong)」,聖嚴法師說:「任勞者必堪任怨,任事者必遭批評。怨言之下有慈忍,批評之中藏金玉。」批評是一種反向的溝通,聽到的人只要逆向操作,讓批評的人閉嘴即可
傾聽是一種「成本最少,利益最大」的修養,只要用心去聽,到處都可獲取利人利己的重要資訊。日本優衣庫老闆柳井正了解傾聽員工心聲的好處,最近積極安排與全公司900位店長對談,他說:「比起自己說話,要花十倍的時間去傾聽」、「店長一半時間都要花在與店員溝通」。既是傾聽,那就不要在中途插話,更不要急著為自己辯白。誠心誠意的聽,給對方充分的尊重,對方自然會「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」,你雖不言不語,但你的態度已經幫你做好充分的溝通,你對雙方的肯定,更會加強你們的正向能量,共同讓好事發生
溝通就是要讓人喜歡你,讓別人同意你的想法。就算你有多大的理想,就算你代表了社會的正義,如果無法讓人同意你,尤其是無法讓有影響力的人同意你,你的想法就無法實現,你和整個社會就是個「失敗者」。善於溝通的人絶不是個「咄咄逼人」的「強勢者」,相反的,他往往是個謙和有禮的「旁觀者」。他會像調頻(ATTUNEMENT)收音機般,隨時接收四方的頻率,迅速調整融入對方的頻率。一般人總以為溝通就是要說服對方,就是要會講話,其實這是個「積非成是」的觀念。說服的藝術不是會說,而是讓對方準備好要聽;說服不是你說了多少,而是對方聽進去多少。說服不是要說服別人,而是要先能說服自己,說服不了自己,如何奢求對方接受你。溝通是人生最高的藝術,好的溝通技巧能讓你左右逢源、無往不利,它值得你全「心」投入
(1)真誠地關心對方,站在對方立場著想,談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。溝通根本上就是人與人間的問題,要適情適性,對急性者要直接跳到主題及結果,對重視細節者則不妨盡力舖陳。正如華頓商學院教授Stuart Diamond 所說的:「人,才是一切問題的關鍵?在情感需求未被滿足前,理性溝通根本不會成局」。我們曾經提過馬斯洛的需求理論,人的五種需求層次分別是:生理、安全、社交、尊嚴和自我實現。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讓對方感受到我們對他的一切真的有興趣(你對他有興趣,在他眼中你也會是個有趣的人),我們要真誠地用「同理心」去發掘對方真正的需求,在溝通中找尋滿足對方需求的途徑,從而建構出「利益共生」的「雙贏」局面。所謂「上台靠勇氣,下台靠智慧」,溝通者不可抱有「全勝」的心態,要隨時為己方及對方尋找下台階。王金平先生就是一個能站在對方立場的溝通者,他能够以謙和的態度回應學運學生的訴求,把握住學生「師老兵疲」的良機前往溝通,當然有較佳成功的機會。
(2)尊重對方,衷心讓他覺得他很重要。人是種愛面子的動物,在溝通過程中只要讓對方沒有面子,保證溝通絶對破局。從最基本的牢記對方姓名、背景及嗜好,隨時自然地提及,讓他覺得你真的「重視」他;到實際的禮遇與尊重,甚至是主動的愛與關懷。記得,當你看對方是菩薩時,對方看你也是一尊慈眉善目的菩薩;當你給對方愛與關懷時,對方也會報之予愛和關懷。在這種正向能量的環境下,溝通自然會「水到渠成」。引導對方讓他覺得他是這個場子的主角,所有好主意都是他想到的,他自然就會說YES
(3)微笑、和氣、幽默,以忍讓代替報怨,以讚美代替批評。我認為:「笑容是最佳的服裝,幽默是最好的媒人。」經常保持和熙笑容,出口妙語如珠,你就會有令人喜歡親近的神采,容易解除他人的防備與武裝,取得溝通的有利地位。俗話說:「和氣生財」,和氣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,用詞謙和有禮可以降低彼此的敵意,讓對方更能接受我們的意見。溝通是否有效,通常不在於你想傳達的內容,而是在於你傳達理念時的語氣,趾高氣揚、高調霸道、不容爭辯的口氣絶對無法讓人接受的。真正高明的溝通者,深知「退步即是向前」的道理,「即便我是對的,我還是願意退讓」,讓對方感到他有所得,他才會改變心意,你才會贏得更多。批評、責備、抱怨、否定對方的話都是負向的、崩壞的語言,只會在溝通的雙方灑上更多的塵霾,只會讓對方閉嘴並遠離你;訓斥的聲音只會讓對方感到挫折與不安,只會讓對方產生反抗的情緒。最壞的溝通者是那種表面上要跟你溝通,却完全不領情你的努力,然後大聲斥責你不和他溝通的人。藏族有句諺語說:「口中若出言,當視他人臉」,說話前一定要考慮對方的感受,古希臘歷史學家賽諾芬(Xenophon)說:「所有聲音最悅耳的就是讚美(The Sweetest of all sounds is praise),與其批評對方的不對,不如讚美對方的優點與努力。真誠的讚賞與感謝將會發酵成可口的美食,尊重對方的尊嚴與價值將會反饋成誠摯的信任
(4)坦率且一致,堅定但柔軟。溝通最重要的是贏得對手的信任,他們會用各種方式去測試你、挑戰你甚至激怒你,觀察你溝通的誠意,探索你溝通的底線。所以你必須開誠布公、態度一致、立場堅定、身段柔軟,讓對方相信你是可靠的,他們才會願意和你進行溝通,才會把你的話當真。
(5)要思考並使用所有可行的溝通管道。不一定要正經八百,聊天可以放鬆對方的心情,讓對方說出真心話。要縮短彼此的距離,聊天可能是更好的溝通方式。對喜歡書面溝通的要用信件或E-mail,對年輕人何妨使用LINEWhatsAppWeChat等對話軟體。訴諸社會大眾,則必須善用大眾傳播媒體。自己不好說出的話,何妨使用ABC法則,讓第三者幫你說出來;對難纒的對手,要找出他喜愛的人、事、物,透過他的喜好來溝通。對遙不可及的大人物,就要設法打入他們的團體,用出奇有趣的方法讓他們先注意到你。總之,就是要用適當的管道,讓溝通的對象願意開始和你對話,達成溝通的效果。例如號稱全台灣「最會賣汽車」的超級業務員陳如芬(一年內可賣出703輛車),除了她的努力和專業素養外,就是靠所謂的「貼心服務」,常常送飲料到計程車行跟司機老大「交陪」,隨身包包裏更放著寵物零食,讓寵物搭起溝通之橋。而昨日剛落幕的台灣「太陽花學運」在這方面做得真的非常好(學運的功過得失自有歷史評價,我們沒資格去評斷他們,我只說他們引發了年青人的理想與勇氣,讓原先的夜店咖、網咖宅男等開始關心世事,這未嘗不是好事),他們利用了網路、智慧手機、標語、口號等溝通工具,也善用大眾傳播媒體將他們的理念傳播出去,引發社會大眾的同理心,也凝結了學運內部的向心力。甚至,有一個專門向國外發佈消息的翻譯團隊,讓學運成為世界矚目的事件,這種全方位的溝通實在可視為一種典範。

溝通、溝通,水溝要清才會通。溝通不只是言語上的交鋒,觀察、傾聽、肢體語言都是溝通的觸媒;溝通尤其要用心,清除双方心靈上的圾垃,讓双方心靈交流才是溝通的終極目標。溝通者需要的是一副複雜的頭腦,配上一顆單純的心,只要計算,不要算計。他要先心無拘執,心中無好壞、得失、成敗,才能安詳自然展開笑靨,用正向能量感染對方,創造一團和氣的溝通氣氛;他要先有菩薩心腸、天使光芒,才能口吐蓮花,讓對方如沐春風,讓人覺得會有好事發生。善於溝通者必須兼具智慧與慈悲,用心給予而非掠取,只知感恩不知憎惡。他是個讓人喜歡接近的人,有人緣就有貴人,老天最喜歡幫助那些人氣旺旺的人,有智慧又幸運的人絶對會是個成功的溝通者

心書

山西.五台山 快樂.幸福 ( HAPPINESS ) 李   江   河 快樂是一種情緒,幸福則是一種心境;快樂是外顯的,幸福則是內歛的。 凡是情緒就難免有害,經由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所取得的快樂都是虛幻的、一時的。貪戀美食不只偒身亦有違上天好生之德,貪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