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

拍攝於俄羅斯.    佛學是最深奧的哲學」
(SELF)
   

哲學是在鑽研宇宙的根本道理,或者,簡單的說,是在研討人類如何獲得真正幸福的方法。有人說:「佛學是最深奧的哲學」,禪就是「諸法自性,直指人心」,幸福不假外求,它就在在每個人的自性本心中,講白話一點「禪就是一切都要靠自己,幸與不幸完全在你的一念之間」。20世紀英國哲學家羅素(Berrand Russel)說西方哲學源自於古希臘哲學家達勒斯,在希臘德斐爾帕爾納斯索山上的太陽神阿波羅神殿,其前庭台階上就刻著這位哲學家的名言:「認識你自己(Know Thyself)」(全文應為:「在你能開始去了解其他之前,你必須先認識你自己」)這不僅僅是希臘人認為是太陽神阿波羅的神諭,也是偉大的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最喜歡引用的一句話。認識自己是所有哲學都大力主張的,中國儒家認為做人要「正心、誠意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一切從自己心意的修養開始;道家(道德經)則說:「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」了解別人只是外在的聰明,了解自己才是內在的覺悟。勝過別人只是有力而已,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強人
就像所有的東西在宇宙中佔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樣,「存在即合理」,你存在於這個世界一定有它的意義,現代某些天文物理學家甚至認為「整個宇宙因為你才存在。」你是獨一無二的,你的宇宙也是獨一無二的,自始至終,自己就是你永生一切的答案。所以,認識自己就是你最重要的課題
認識自己就是要找到真正的自己,佛家認為禪定是般若的源頭,主張藉著禪坐、閉關等方式讓心神凝聚,把自己放空,祛除外騖所引發的我執,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(),釋放自己,讓自己獲得最大的心靈空間與自由,抛開僵硬執著,重獲自在空靈,歡喜心自然滋生。就像聖經上說的:「似乎憂愁,却是常常快樂;似乎貧窮,却是叫許多人富足的;似乎一無所有,却是樣樣都有的」心靈境界。宇宙是一直在變化中的,你也一直都在變化,但不要忘了「有個不變的你才是真正的你」,你會歡笑,你會流淚,你會幸福,你會煩憂,但無論如何,你都要平淡從容,都要用那個不變的你去凝視、去保護那個變化中的你。認識自己,是個永續性的長遠功課,在過程中,你應該要:
首先,你要愛自己。你要愛護自己的肉身,也要提昇自己的性靈。你是最棒的,你要了解你不是完美的,你要去接受、甚至去取悅你那不完美的自己。你的不完美正是你的完美,完美到一念之間即可跨越任何時空界限,聖者與凡夫都是活在同一個宇宙中,他們看到的都是同樣的山水,因此,不用去尋覓天堂,你的天堂正是你自己。所以,愛自己的人是「自足」的,他不會跟別人比拼,他知道幸福、喜悅來自了解自己的本無缺憾,而不是因他人或他事所引起,他只要求自己隨時隨地保持在最佳狀態,他只追尋自己內心的「痛快」。亞里斯多德說:「智者的目標不是獲得幸福,而是要避免不幸。」愛自己的人正是這種有靈性的智者,他會用全然的覺知和願意去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,在順境的時候,他當然肯定自己;而在逆境的時候,他更會選擇原諒自己。「逆來則順受之,一切皆順矣!」順逆皆帶來正向的能量,他哪會不快活幸福呢?
其次,你要做自己,要相信你自己。你就是你,你的辨識度,你的「風格」就是誠實的、驕傲的呈現你自己。雖然不完美,但你是完整的、獨特的;沒有次好,你所擁有的就是最好的。西諺云:「世界最遠的距離,就是自己遠離自己」,台灣俗話說:「一粒爛柑仔,兩佰萬不賣」,美國鄉村歌手Garth Brooks也說:「最大的衝突不在人與人之間,是在人和他自己(The geatest Conflicts are not between two people but between one person and himself),所以,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,相信自己──「件件事物,反映自我;凡經我手,必屬佳作」。中國阿里巴巴的馬雲說,他之所以能成功就是「永遠相信自己」;美國著名的女執行長桑柏格覺得沒信心的時候,就是假裝自信滿滿,「裝久了就成真」;正如林書豪說的:「就算其他人都不相信,你仍要相信你自己」。相信自己就是德國哲學家尼采在「善惡之彼岸」一書中所反覆論證的「貴族精神」,貴族精神有兩個基本元素,其一是主體性,亦即個體的重要性源出崇高的上帝所創造的自身,因此你的靈魂是獨立的;其二則是內向自足性,你的價值毋須他人肯定,毋須淹沒在世間的主流價值中。王安石曾鏗鏘有力的說:「天變不足畏,人言不足恤,祖宗不足法」,你要相信你自有辦法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說:「做給別人看的是鬥氣,做給自己交代的,才是志氣。」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價,因為那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,而且努力活給別人看是很痛苦的。我心如秤,我們只要按照自己的步調,做對的事,就能自由自在,快樂成事。也不要試圖成為某某人,因為人們喜歡你,是因為你就是你,而不是你像誰。沒錯,我們都有很多缺點,但我們要去愛我們的缺點,因為它們也是你的一部份。做A咖不錯,做B咖、C咖也沒什麼不好,相信自己是A咖,你就是A咖。不用為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卑、自憐或愧疚,愧疚感是一種很負面的情緒,誠實面對自己的缺憾,用欣喜的態度去接受它們,它們就會成為你精進的助力。你生來是什麼樣的人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打算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。美國羅斯福總統夫人愛蓮娜說:「除非你同意,否則任何人都不能看輕你No one can make you feel inferior without your consent)」,是的,我們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,但一定要活得讓自己看得起自己──感謝我們所有的缺點,生而為弱者讓我們有機會成為強者,歷史告訴我們,開始占下風者經常是最後得到勝利的人。美國管理學者葛拉威爾說:「創業成功的人都有弱點,他們成功正因為有那些弱點。」避開弱點,彌補弱點,弱點反而會成為你的優點。例如不擅說話的人,若能努力傾聽、默默行動,反而會比那些口若懸河的人更有成就。所以,別和自己過不去,想贏就不要怕輸,要記得嬴時的快樂,忘掉輸時的痛苦。優點缺點都是相對的,端看你如何去看待,去運用。做你自己吧!接納自己的缺陷,發揮自己的優點,相信你的獨特與唯一,你的臉上就會洋溢著自信的光彩,你的身上就會充滿光輝燦爛的能量,照亮你週遭的時空
接著,你要戰勝自己。民初大儒南懷瑾說:「人最難的是──認識自己,然後征服自己,把自己變過來。但要注意並不是完全變過來,否則就是沒有個人,沒有「我」了。」要戰勝自己,首先要誠實面對自己,「縱然你能欺騙全世界,你也欺騙不了自己」,你要全面了解你的光明面與黑暗面,你要正確的描述你自己,而不是希望別人看到的自己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園,這花園裡有嬌艷的花朵、氣派的樹木,但也有眾多需要清理的雜草。你的劣根性(雜草)不會自然消失,除非你願意去面對它、根除它。人們常常心懷恐懼,不願走出舒適圈,不想去改變,不想去冒險,他們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「原來我也可以成為那樣的人」。人生有許多抉擇,每個人都有夢想,差別的是你是否願意選擇去做個實現夢想的人,還是讓夢想永遠是夢想。國際巨星瑪丹娜說:「很多人不敢講出自己要什麼,所以他們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」,有人說,我們該對自己好一點,因為一輩子不長;但也正因為一輩子不長,你的來日不長,所以不要寵壞自己,要適度的鞭策自己去學習、去創造、去冒險,逼出自己的潛能,挫折、失敗、辛苦、疲累是提昇自己必要的靈丹妙葯,你不用埋怨、不可退縮,天助自助者,老天會用笑容祝福那些努力戰勝自己的人,你比別人多做一些他們不想做或是沒法做的事,你就能一直走在排頭,當個團隊中的A咖。比海洋、比天空寬廣的是什麼?那就是你的胸懷,你想得多大,你就會有多大。「百尺竿頭更上一步」,隨時想辦法戰勝今日的自己,你的生命才會更有意義。三慧經云:「人不能自伏意,反欲伏他人意;若人能自伏意,他人意悉可伏。」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,修行精進的目的,就是要降伏「自己」這個敵人,你要堅強意志,勇於去挑戰自己。智者說:「雖然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世界,但我們至少可以改變自己;努力讓自己成為更有力量的人,這個世界就會因你的存在而變好。」不要以為自己是天才,努力戰勝自己的才是!
最後,你要感謝自己。因為生而為人,你才能覺知多重宇宙(註)的奧秘,才能享受這個世界的美麗;因為生而為人,你才能了解自己和所有存在一樣具足而圓滿。一株玫瑰知道如何長出清香迷人的花朵,一隻猫熊知道如何長成萌死人的可愛模樣,
……人也是一樣,自己永遠是獨一無二的,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傑作。彌勒佛「不修禪定,不斷煩惱」、「具凡夫身,未斷諸漏」,因為祂不想太早脫離凡世,祂想留在世間救渡更多癡迷苦難的眾生。我們要感謝自己,有此身心可以帶給自己及他人更多的歡欣。我們不只應該在佛、菩隡之前合十感恩,更應在大自然的萬物前合十礼拜,對一切物種的尊重,就是對自己本源的尊重,就是在提昇你自己的尊貴本質。佛祖說:「人身難得」,自身就是你的法器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皆在你一念之間。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纒繞現象證明,一個量子的變化,必會導致其相對量子做同樣的變化,不管距離時空多遠。你的一念之轉,能改變你過去的記憶(業力),能改變你現在的感受,當然也能改變你未來的命運。你必須努力讓你的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般若心、慈悲心,「正大光明,無我無私」,正向思考造就正向的自己,每一天換一個更好的自己,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感謝
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說:「我們來到世間,就是為了要在宇宙中留下不朽的印記」,不物化,不迷失人生方向,淡化財富、名氣的重要性,追求服務人群的機會和引領潮流的力量,這種高層次的慾望,才能推動自己破繭而出。我常說:「再偉大的人也不過是一粒宇宙微塵」,看淡自己是般若,看重自己是執著,偉大往往植基於「謙卑」之心。謙卑是把眾生看成自己的尊長、神佛、上帝、阿拉,你想成為人上人嗎?耶穌跪下來為信徒們洗腳,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示。祝福自己,做一個真正可愛的自己,「別把自己看得太高,世界不會因你而改變;別把自己看得太低,你的世界因你而精采。」這裡引用一首小詩:
雖然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,但是,你可以開拓它的寬度。
雖然你不能選擇容貌,但是,你可以展現笑容。
雖然你不能影響他人,但是,你可以充實自己。
雖然你不能預知明天,但是,你可以善用今天。
雖然你不能樣樣順利,但是,你可以事事盡力。
雖然你不能凡事盡如己意,但是,你可因盡了心而無怨無悔。
人是善變的,也是善忘的,在志得意滿時也是你開始迷失之時,此時務必要記得「回歸原點,毋忘初衷」,回歸你那原先清純樸實的本心,毋忘你那愛護禮敬眾生的初衷。最後,再請大家欣賞周夢蝶的一首小詩:
沒有驚怖,沒有顚倒。
一番花謝又是一番花開。
想六十年後你自孤峯頂上坐起
看峯之下,之上之前之左之右
簇擁著一片燈海──每盞燈裏有你。
是的,做自己真好,做一個與有情無情眾生共存共榮的自己真好!

:佛性係萬事、萬物的自然本性,佛性不是善也不是不善,不是美也不是不美,不是永恒也不是不永恒。凡是有相對性的或是有所分別、差異、高下、快慢等等事物,都是所謂的「二法」,都不能讓人覺知佛性,都不是讓人能「立地成佛」的不二法門。不二法門不可言說,不可思議,只有平等無差別的慈悲心,只有自由自在、活潑喜悅、遠離教條、直接了當的心靈才能進入。禪定、數息、唸經、誦咒只是幫忙你體會自然本心的方法,惟有平等無差別的本心才能顯現有情無情眾生的本來面目,故金剛經云: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。六組惠能大師最出名的詩句:「菩堤本無樹,明鏡亦非枱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,菩堤樹、明鏡枱都是人自己命名擬制的,本來就是成住壞空的一種現象進程,萬事萬物皆虛幻,無須執著。佛性固然非善非惡、非美非醜,但並非就是不辨善惡美醜,而是不因美善而歡欣奉承,也不因醜惡而瞋恨厭惡,更不可以自以為是善美的化身,以一己之喜惡評斷世事眾生。
:依據最新發展的多重宇宙學說之一:「弦論」,支持多重宇宙的學者以數學公式計算出宇宙的總數居然是10的幾十次方之多,宇宙中至今無法發現的巨量「暗物質」、「暗能量」似乎間接證明多重宇宙的存在。我們人類生活的宇宙是一個三次元空間加上一個時間次元的「時空」(SPACETIME),我們很容易想像一到三次元的樣態,但是四次元以上的空間却非我們所能想像(雖然數學可以繪出預想圖),理論上高次元的生物可以很容易的進入較低的次元,或者他們就是所謂的上帝或神佛、鬼怪、ET。個人以為,當人的靈魂離開肉身後,會依其能量值進入相配的宇宙,能量值高的可能上天堂或西方極樂世界,能量價值低的可能下地獄,能量值普通的就繼續墮入六道輪廻,或許吧?!

心書

山西.五台山 快樂.幸福 ( HAPPINESS ) 李   江   河 快樂是一種情緒,幸福則是一種心境;快樂是外顯的,幸福則是內歛的。 凡是情緒就難免有害,經由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所取得的快樂都是虛幻的、一時的。貪戀美食不只偒身亦有違上天好生之德,貪戀...